由台南人劇團推出的戲劇節目《Solo Date》,5月31日至6月3日在舊金山國際藝術節(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Arts Festival)演出、對談及工作坊完滿落幕,首演後即獲得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的佳評,十分肯定該劇的製作與演出。
舊金山紀事報是北加州第一大報,劇場評論Lily Janiak出席5月31日首演,6月1日即在舊金山紀事報刊登劇評,提到「來自台灣的台南人劇團一人秀《Solo Date》於5月31日舉行美國首演,成功地運用投影機表現劇中沒有出現的角色。如果你覺得劇場應該是現場表演的;或如果要看數位影像,你會待在家裡或從你的手機開始。但Solo Date的投影在關鍵時刻成為這齣戲整個架構和說故事的必要工具。……….蔡柏璋在一個方格的小空間裡面表演,影像出現在前面的紗幕及後牆上,所以蔡柏璋可以跟影像角色們對話。有時候影像出現在表演者的前後,彼此對話,就很難分辨出誰是血肉之軀,誰又只是光影的效果。如果每個人看起來都像鬼魂,那就很難去說到底人類是甚麼?......《Solo Date》是舊金山國際藝術節唯一一檔國際的劇場表演,這個詩意的唯一,是值得我們考慮和支持的」。
6月2日演出後,蔡柏璋導演與當地藝術家Eric Kupers及舞蹈藝術家Jesse Bie一起針對酷兒創作議題舉行對談。當地觀眾對於蔡柏璋如何發展出《Solo Date》的創意感到相當好奇。蔡柏璋說:「這齣戲是他在法國駐村的時候完成,主要是從一個人失去摯愛後,如何活下去的出發點來發想,再加上自己的個性,喜歡用電話留言的方式與朋友溝通,因而發展出這齣結合科技智慧產物的戲。」
《Solo Date》是台灣少數以英文創作,又夾雜法文、台語的55分鐘戲劇演出,這次美國之行,除了演出及與藝術家對談之外,蔡柏璋也受邀到American Conservatory Theatre舉行1場表演與聲音工作坊。他將從過去啟發他的重要演員出發,加上個人的工作經驗,與當地演員及藝術工作者在舞台上分享如何強化聲音創作,開發各種聲音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