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全球市場中的台灣電影 洛杉磯論戰

  • Date:2017-10-28

「你那邊幾點?第一屆台灣電影雙年展」系列活動,昨(22)日下午2時在漢默爾美術館(Hammer Museum)的比利懷爾德戲院(Billy Wilder Theater)舉行產業座談會,講題為「全球電影市場中的台灣」。

本次座談會是以較實際的電影產業發展的角度切入,爬梳台灣電影在全球電影市場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與談者包括前金馬影展及女性影展策展人兼影評人游惠貞、《林北小舞》導演陳玫君、熟悉二岸三地發行市場的資深製片人Robert Cain、UCLA東亞語言文化系教授Robert Chi,以及製片人Eugene Suen,由雙年展主力策展人Paul Malcolm擔任主持人。

座談會之前放映蕭菊貞導演的紀錄片《我們這樣拍電影》,在這部80分鐘的紀錄片中,紀錄了1980年代台灣新浪潮電影之後,台灣電影人如何在侯孝賢、蔡明亮、李安、楊德昌這些前輩提供的養份中成長。隨後進行座談,主持人首先提出台灣電影的定位,與會者一致認為,全球對台灣電影的認識,始終還停留在新浪潮電影時期;但實際上,近30年來台灣電影的能量及實力一直被低估,若干導演如鍾孟宏、趙德胤、陳玉勳、張作驥等導演的佳作透過雙年展系列活動,剛好彌補了這個缺憾。

台灣新浪潮電影的響影非常既深且遠,雙年展開幕片《林北小舞》導演陳玫君表示,這部影片中若干畫面的處理,受到了侯孝賢導演作品的啟發。而對於台灣新生代創作者而言,前輩們不僅提供了創作養份,更實際在創作及拍攝過程中傳承經驗,這些都是台灣電影發展過程中非常寶貴的資產。而台灣電影中,帶有一種很強烈的自我意識,由說故事的方式或表現的手法都帶有強烈的台灣元素,這是非常獨特的情形。在好萊塢影片襲捲全球的影響之下,愈本土的內容,反而愈能引起國際共鳴,因為這些故事、場景對觀眾而言,充滿了異國風情與吸引力,這也是台灣電影最吸引人的地方。

在台灣電影發展的過程中,與談者也一致肯定台灣政府對於創作者所提供的輔導金及獎勵措施,發揮了很大的功能。事實上台灣的電影創作者幾乎都曾或多或少在攝製各環節上受到照顧。策展人游惠貞就認為,台灣政府把電影視同文化行為而非產業行為;既是文化,輔導補助理所當然,因此早年出現了許多質量均佳的藝術電影。近年來國片輔導金中也開始出現的票房及相對投資要求,才真正看到輔導金也開始往商業發展位移,整體而言對於促進產業發展則是更進一步的期待。

座談會結束,觀眾仍對台灣電影發展中的起起落落非常好奇,由台灣政府的輔導金設計到銀幕配額制度,由藝術片與類型片的發展比重到相輔相乘,暢所欲言。展望未來,台灣的電影在新浪潮電影的餘蔭下,盼能更有機地吸收、轉化藝術能量,以發展更多兼具商業與藝術價值的影片。

台灣書院表示,台灣電影雙年展活動還有多場內容精彩的講座,包括接下來在11月2日下午7時於台灣書院舉行的策展人對話,由雙年展策展人Paul Malcolm以及UCLA教授Robert Chi對談;另在11月5日放映《日曜日式散步者》,將邀請到導演黃亞歷與觀眾對話,這二場活動都歡迎向台灣書院預約報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