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視覺藝術家在18街藝術中心舉行個展

  • Date:2015-11-14

來自臺灣的新銳視覺藝術家紀凱淵,自1116日至1211日,將在聖塔莫尼卡18街藝術中心的中庭畫廊,舉辦名為「運動三部曲」(Exercise Trilogy)個展,將展出「八角圓」、「三角桌」及「莫名x綻放」等以錄像及裝置為媒材的作品,這些作品分別在畸零縫隙、幾何結構、水路曲巷的土地空間中,透過羽球、桌球與呼拉圈的運動形式展現因空間改變的身體變異。

紀凱淵表示,這三件作品以回應空間而生產的運動方式,提醒一種因既定場域消失的陌生,所帶來的奇異與愉悅,也回應他自言的「喜歡遊晃」,並藉由這種「避免準確也要常練習」方式所帶來「多感受綜合狀態」的前行路徑,在經驗以外自我延伸出的一種增生技術。

他在以臺南巷弄為創作素材的「八角圓」中,選擇「三協境」中的風神廟、南沙宮、金華府、藥王廟四間廟宇,其所形成「南勢港」與「南河港」聯防區域,然後以「八角呼拉圈」,這種微微搖晃著閃亮的型態,來傳達滄海桑田後,再現曾經的波光粼粼,「聯境」系統的獨特歷史氛圍。

紀凱淵在「三角桌」中,藉由多種幾何造型所堆疊成的建築體,建構出一個新平面,以一個更幾何詭異的「等腰三角乒乓球桌」,傾斜著來呼應它。觀眾可以觀察身體在看似熟悉卻又陌生的物件前,如何發展出一套新的技術來面對。尤其當身體開始運動時,因傾斜三角桌的關係,運動的身體勢必將改變原有的運動形式。 

在以臺北市寶藏巖為創作素材的「莫名x綻放」中,紀凱淵以依地形結構不斷變形的複合聚落為對象。在每個看似不符合邏輯的「多邊不等邊柱型」空間,都被置放切割拼湊的「剛剛好」。在這些方向錯亂、空間亂竄、無盡伸展、佈滿張力的空間中,觀眾可以體驗在綻放的瞬間凝結,其堅固又恆久的特質。

紀凱淵是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碩士,他的創作通常關係空間、物件與人們,在日常狀態中這些事物都具有引發創造性的能量。近期曾獲ACC獎助計畫至紐約駐村,另曾駐村高雄駁二藝術特區(2014)、寶藏巖國際藝術村(2013)、竹圍工作室(2012)等地,2014年獲選「台北美術獎首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