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台北藝博度過了第20年生日。再歷經一整年的沉澱與內省後,以更為沉著、穩健的姿態開啟新的篇章。作為亞洲最重要的國際藝術博覽會,本屆台北藝博將於10月31日-11月3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盛大登場!今年參展畫廊共145家,其中國際展商占約五成。76家海外畫廊包含日本、香港、中國、菲律賓、新加坡、以色列、德國、英國、美國等共計15個國家/地區。第一次參展畫廊包含來自日本,主要代理草間彌生的Ota Fine Art、2010年在韓國快速崛起的313 Art Project、代理多位中國當代藝術圈重要藝術家的北京現在畫廊,以及專營當代藝術的知名新加坡畫廊Yavuz Gallery...等多家海外展商。本次展覽中最令人注目的經典作品有,知名旅法華人藝術家趙無極的抽象畫作、被譽為德國當代藝術先驅傑哈‧李希特的《Strip 926》,此外,對近代美術史影響深遠的大師,如畢卡索、達利、夏卡爾、常玉,或艾未未、劉國松的作品皆會在此次展會亮相。
除了東北亞多數的重要畫廊皆未缺席外,今年台北藝博更吸引了許多東南亞的重量級展商。民眾可以預期今年ART TAIPEI將呈現的精彩風貌。相較於強調全球性,ART TAIPEI選擇建立東北亞、東南亞文化節點的形象,並進行許多研究推廣,打造地域性專業,讓博覽會重要性和不可取代性穩健提昇。展區規劃方面,有畫廊數量最大宗的「藝術畫廊展區」( Art Galleries)、推廣台灣老前輩畫家作品的「經典畫廊展區」(Classic Art Galleries)、強調科技島定位的「新媒體區」(New Media)、以培養海內外年輕藝術家為宗旨的「Young Art Discovery」,今年更邀請來自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等亞洲地區的年輕藝術家加入,讓ART TAIPEI成為藝術新血的交流平台。在此架構下,受到文化部支持的「Made in Taiwan-新人推薦特區」,更是將台灣年輕藝術家推向國際舞台的推手。
當代藝萃:備受學界與市場肯定的藝術名家
今年台北藝博帶來多位曾參加過重要雙年展,在學術、藝術表現上皆備受肯定的藝術家。菲律賓Finale Art File將展出去年甫參加過新加坡雙年展的藝術家Nikki Luna的作品。Nikki Luna喜用充滿女性符碼的織布品,或是與家庭連結的物件(雞蛋、牛奶、尿布、窗簾...等)作為創作媒材,喚起大眾關注女性在父權社會的存在問題。學古齋(Hakgojae)帶來中國備受爭議的行為觀念藝術家馬六明。展出的是他在1995年完成的行為藝術作品照《為無名山增高一米》,此件作品不但在當時的中國藝術圈引發軒然大波,更在轟動了1999年的威尼斯雙年展。卜麗淑畫廊畫廊(Parl Ryu Sook)展出的是「韓國普普藝術之父」崔正化(Choi Jeong Hwa)的巨型雕塑作品《火鶴花》。崔正化參加過巴西聖保羅雙年展、台北雙年展、日本瀨戶內海三年展,以及多個國際大型藝術博覽會。他擅長將花卉或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物件,組合、放大成巨型尺寸,為空間增添異樣的趣味感。而北京公社帶來的是,參與今年台北雙年展的中國女性藝術家胡曉媛,將於此次台北藝博展出《木/漩底之漩/二》作品,以簡約的型式呈現,為藝術家對「本質」與「表象」提出的省思。大未來林舍畫廊將展出被喻為「台灣當代藝術界指標」的陳界仁多件錄影裝置作品。馬凌畫廊帶來的是曾獲英國透納獎提名、在倫敦泰德美術館、紐約古根漢美術館等大型美術機構展出的蘇格蘭當代繪畫大師Callum Innes之作品。Innes習慣先用單一色彩圖滿整個畫面,再透過反覆堆疊將油彩一層層堆疊於畫布上,縝密地完成各個細節。整個過程有時經歷數周或數個月,等待期間的不確定因素大大增強了作品獨特性。此次呈現的《Exposed》系列是他最著名的創作之一,在亞洲鮮少曝光,相當令人期待。
不安世代:亞洲集體焦慮再現
2014年的亞洲正值多事之秋。從三月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到五月越南排華運動、泰國政變戒嚴,到七月印尼總統大選,由平民出生的佐柯打敗前獨裁總統蘇哈托的女婿普拉柏沃。在一連串社會、經濟的不安噪動中,經由種種觸發點,在亞洲各地逐一引爆。藝術作為一種表述媒介,藝術家以他們獨具特色的觀點詮釋、解讀內在情感,或對外在世界的觀察。
1335 MABINI畫廊帶來菲律賓藝術家Kiri Dalena《擦去的標語Erased Slogan》攝影作品。這系列影像記錄的是1972年獨裁者Ferdinand Marcos發佈戒嚴令前夕,大規模群眾抗議的場景。藝術家用後製方式將標語牌上方的文字逐一擦去,以此控訴政府透過無形的手竄改歷史,扭曲群體記憶的真實性。同樣來自菲律賓的年輕藝術家Maria Taniguchi,在看似空白的單色畫布上隱藏了數千條覆蓋著黑色陰影,平行或垂直彼此的直線條,以此挑戰菲律賓繪畫傳統中對幾何與圖象的設限。在作品《香咒》中,由台灣耿畫廊TKG+代理藝術家蔡佳薇將《心經》刻在檀木上,接著焚燒,並以攝影、錄像紀錄,以此探究精神與物質互相依存的狀態。新加坡Richard Koh Fine Art帶來泰國藝術家Natee Utarit《樂觀主義是可笑的Optimism is Rediculuous》作品。Utarit長期關注文化社會問題,此一系列作品為他對亞洲認同及亞洲藝術的嘲諷論述。為了抗議在共產黨壓制下被掩蓋的小市民心聲,中國藝術家劉勃麟做了一系列名為《隱身在城市裡》的行為攝影作品,由首次參展的巴黎北京畫廊帶到博覽會上亮相。台灣谷公館展出的J. Ariadhitya Pramuhendra,是1984年出生於印尼年輕藝術家。作為一個成長在回教國家的基督徒,在他作品中常涉及對盲目宗教崇拜提出的質疑。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聚集了來自亞洲各地特色鮮明的藝術家,更彰顯其在文化上的多元與包容性。
置身於感官之外的超現實體驗
17世紀時,義大利數學家伽利略將望遠鏡朝黑夜中望去,看見了光年以外的世界,從此開啟了人類對浩瀚宇宙的無限綺想。在都市化日益嚴重的時代,處處林立的高樓大廈不但遮蔽了人與自然環境的連結,也降低了面對外在世界時人體感官的敏銳度。新加坡Art Front Gallery帶來阿根廷藝術家Leonardo Ehrilich的裝置作品《雲Cloud》。作品被全球各大重要機構、美術館收藏的Ehrilich,這次化身為魔術師,將天邊的雲朵摘下存放至透明玻璃罩中展示。收藏雲朵這個看似荒誕的舉動,實則為人類千百年來夢想實踐的野心之一。來自大阪,以打破傳統藝術框架為宗旨的ARTCOURT Gallery ,則是帶來享譽國際的公共藝術大師西野康造(Kozo Nishino)的作品《空間記憶Space Memory》。作為身體力行的先覺者,藝術家將創作融入空間之中,讓觀者置身於巨型的裝置之下,重新檢視人類自身的存在以及與環境間的辯證關係。
其他跳脫傳統繪畫形式,以多種綜合媒材完成的作品也是今年台北藝博的一大亮點。像是麥勒畫廊(Galerie Urs Meile)展出的德國抽象主義大師Tobias Rehberger作品、新加坡Sundaram Tagore Gallery帶來擅於描繪瀑布禪意的日本大師千住博(Hiroshi Senju)、中國年輕女藝術家周潔的鐵絲小熊、上海香格納畫廊帶來的陸壘的裝置作品,及香港紅門畫廊(Puerta Roja)展出的墨西哥超現實裝置藝術家Héctor Velázquez的作品,台灣方面,安卓藝術帶來石晉華在冥想與沉思中完成的行為藝術作品《走筆》。這些在畫框以外的創作,不斷以全新的形式衝擊、挑戰我們對藝術既定的想像。
藝術,生活中的療癒
在後工業化時代的今日,朝九晚五的上下班形式已成為多數人日復一日生活型態,而經濟富裕伴隨而來的是心靈生活的匱乏。藝術除了具有表述功能外,也扮演著撫慰、療癒的角色,像是日本樁畫廊(Gallery Tsubaki)帶來Mayuka Yamamoto的作品《藍熊》,畫面中的人物頭戴藍色大熊面具,表情可愛討喜,令人會心一笑。台灣誠品畫廊則是帶來黃本蕊,身著婚紗和真人等身高的兔子雕塑《夢想大拍賣》,當這隻身高175公分面無表情的可愛兔子出現在眼前時,無疑為我們開啟了一道逃離現實壓力的窗口。又或者,生活中總有感到無助、需要被理解的時刻,攝影藝術家Yusuke Takeda的作品《無題》表現的就是這樣的心境。畫面中的女子背對鏡頭,望著由遠處雲層後方透出的光芒,看似倔強但卻也是一種堅強。以抽象肖像畫聞名的韓國藝術家Shin Kwang Ho,在他畫中,人物的面孔總是被各種不同色彩顏料塗滿,而顯得扭曲。他的作品總讓人回想起自己最不堪回首、心靈上趕到面目全非的過往,卻也時時提醒我們勇於接受自己不完美的那部份。除了上述作品外,多個海內外畫廊也帶來萬年不敗的奈良美智作品,讓奈良迷能在此一飽眼福。
Dear Art,
寫給藝術的私信件
每件藝術品之所以成立,都有一名藝術家和一名鑑賞者。「Dear Art,」是今年台北藝博提出的年度精神。藉著書信發語詞式的語句,台北藝博希望呈現的是一種親切的提示,期待每個觀者都能直接而自在地面對藝術,進而展開私密的探索性對話。在當今全球藝術景象中,ART TAIPEI可以是理解的開始,更可以是一段長久關係的起點。
那麼,藝術的交往,究竟是怎樣的存在情境? 透過收藏家、藝術家、策展人...等藝術重度交往者的實踐,我們可以一窺堂奧。環繞「收藏」此一核心命題,ART TAIPEI策劃一系藝術講座,探求並深化「藝術交往」這個行為的樣貌。邀請對象有亞洲地區重點收藏家余德耀、施俊兆、仇浩然、陳泊文等人,分享他們如何透過藝術收藏獲得精神上的收穫,又如何在收藏之路上找到方向,進而回應時代。此外也邀到前新加坡美術館館長,現為新加坡國家藝廊資深顧問的郭建超,與我們暢談收藏是如何變成一門藝術。另一方面從機構收藏的角度,請到的是香港西九龍文化區M+博物館策展人皮力針對收藏的研究和推廣,就社會責任和文化建構的推力,進行議題性的探討